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河北还会发生大型地震吗(关于地震科学小论文(3)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实,所谓的“地震云”也不过是普通云中的一种,例如带状的“飞机云”,属于卷云带,其大多是因高空急流而被拉伸很长。又如辐射状的“扇骨云”,

其实,所谓的“地震云”也不过是普通云中的一种,例如带状的“飞机云”,属于卷云带,其大多是因高空急流而被拉伸很长。又如辐射状的“扇骨云”,有的是几条卷云带,有的是高积云带,也是因为高空风场的分布而形成。再如“肋骨云”,属于云街,是由大气湍流的有组织分布而形成水平延伸的涡度卷,与是否会地震毫无关系。

所谓的“地震云”也不过是普通云中的一种。

此外,“地震云”说法中地震前地磁场会发生变化的观点,亦被用于解释地震前磁铁会失去磁性的征兆。有民间人士据此观点认为,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便会失去磁性。那么,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上,发出响声,可以在房屋没有晃动前10分钟至几十秒内起到预警作用。

首先,地震前地磁场会发生变化是基于地层内快速的地质变化所导致的,即是学理上可以理解的,也是实验中可以观测到的。也就是说学界承认地磁场异常的位置和地震震中的位置具有某种关联性。但是,这种地磁场异常的量级都在0.000,000,001特斯拉,比地球磁场0.00005特斯拉的量级小很多。作为比较,100米之外的普通输电线产生的磁场一般在0.000,001特斯拉的量级,是地震有可能产生磁场变化的1000倍。可以说,地震产生的磁场变化极其微小,以致磁铁的磁化状态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压根就不能依靠这种不具有任何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法来预测地震。

地磁场示意图

在“地震云”说法中,有关板块运动致地表释放出大量高温高压水汽的观点,亦被民间用于解释井水犯浑或者井水升温可以预测地震的方法。在学界,这两个问题要么因如今普遍水污染严重而毫无研究价值,要么与学界所承认的水温会下降的意见相左。

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曾爆发关于地震能否预报的激烈争论,国际地震学与国际委员会,组织的一个多国专家委员会,对各国地震专家提出的37项有关地震的前兆进行严格评审,其中只有5项被通过,包括震前数小时至数月的前震、震前数月至数年的“预震”、强余震之前的“平静期”、地壳形变和水中氡气含量减少(水温下降)。其中,仅有一项与井水有关,也就是说,即使有关水温的研究被通过评审,但这些结论即使在地震学家内部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更何况还有水温是上升还是下降的出入。

另外,有关通过井水来捕获地震前兆的研究,还有2008年科学家在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上,首次利用深井观测比较精确地测量到地下岩石在地震来临前发生的物理变化,从而证实了以前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得到的结论。但是对于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以及能否作为稳定的地震前兆,科学界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乃至争议。

井水犯浑预兆地震说法,因如今水污染严重而毫无研究价值。

其实,即使是地震学家,也曾相信地震在释放之前会有所“前兆”,甚至一度认为有可能对地震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报。当时,许多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都深信,系统地进行短期的、临震的预测是可行的,只要布设足够的仪器以发现与测量地震前兆。

然而,地震学家很快就发现,这些前兆越研究越有问题,波速比异常试验结果不能重复,岩石力学膨胀、微破裂和流体流动实验结果时有时无。多年来,地震学家们也希望能够寻得“确定性的地震前兆”,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在地震之前必定毫无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必定毫无例外发生大地震的异常。但是这种期待中的前兆,始终难以确定成一个具有科学规律的物理机制。

即使1989年有5项关于地震前兆的提名参数通过了国际地震学与国际委员会的评审,但在地震学家内部,关于这些前兆参数的审议意见也并非完全一致,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陈运泰院士曾表示:并不是说没有通过的方法就一定毫无用处,但也不意味着通过的方法就可以运用于预报地震,比如前震无疑是地震的前兆,但是如何识别前震呢?

所谓“地震前兆”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物理机制,不成科学。

地震与地震是不同的,把所有地震都不加以区别的对待是不合理的,甚至用井水温度升高、井水变混、、井水水位突然升高等这些毫无物理机制而言的宏观异常现象作为一个“前兆”,让其适合所有的地震并不属于严肃科学。

四川为什么总发生地震?

四川西部的龙门山脉是由一个以断裂为主的断裂体系组成的,常称为为龙门山断裂带或龙门山构造带,龙门山地区很少能见到完整无断裂岩块,说明其主要断裂带不是单一断层 ,而是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断裂组合成群出现,在这个组合群里,任何一条断裂发生地震,都是可能的。2问题2,地震之间是否有触发性,这是一个研究话题。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有什么关系,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性如何,地震地质学家接下来肯定会去研究的,我们在这里猜没意义。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研究这里的文章太多太多。没想到的是,在短时期里,龙们山断裂复活了。遗憾的是,纵有论文百篇,终无法预测这次地震。2四川地区本身坐落在西南地区地震带上。同时上次的汶川大地震,使得断层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更加不稳定,所以更容易发生地震。地震多发地带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文章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网址: http://www.hbdzkx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225.html



上一篇:华北地震科学怎样写毕业论文(关于地震的毕业
下一篇:唐山古冶主震加余震接连发生(华北地震科学如

华北地震科学投稿 | 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 华北地震科学版面费 | 华北地震科学论文发表 | 华北地震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华北地震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